百科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疾病 >> 肾内科 >> 肾炎


肾炎

  肾炎种类很多,根据最初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按照时间来划分,则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又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iga肾炎等是原发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称为继发性肾炎。
  其中:急性肾炎是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急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在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等系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有先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隐性缓慢起病。
  2.起病 多以少尿开始,或逐渐少尿,甚至无尿。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尿常规变化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相同。
  3.水肿 约半数病人在开始少尿时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为重。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4.高血压 起病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也有在起病以后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一旦血压增高,呈持续性,不易自行下降。 
  5.肾功能损害 呈持续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是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情况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
  一、一般治疗 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前应卧床休息。予低盐(<3g/d)饮食,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体重1g),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予高质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仅明显少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体入量。
  二、治疗感染灶 从前多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0~14d,但其必需性现有争议。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作扁桃体摘除,术前、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三、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降血压。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时才予利尿剂如呋塞米20~60mg/d,注射或分次口服。利尿后高血压值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啶20~40mg/d,分次口服或血管扩张药如肼酞嗪25mg,每日3次。但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及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少尿时应慎用,以防诱发高血钾。
  四、中医药治疗 本病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本病恢复期脉证表现不很明确,辨证不易掌握,仍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但不可温补。
  五、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皆可)。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一组长病程的(甚至数十年)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常见,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本病治疗困难,大多渐进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较差。但如采用正确及时的中西医结合微化中药渗透阻断肾脏纤维化治疗,效果乐观明显。

病理说明

  慢性肾炎的病理改变是两肾弥漫性肾小球病变。由于慢性炎症过程,肾小球毛细血管逐渐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形成无结构的玻璃样小团。由于肾小球血流受阻,相应肾小管萎缩,纤维化,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病变较轻的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在硬化的肾小球间有时可见肥大的肾小球,一般可有如下几种类型:①系膜增生性肾炎;②膜增殖性肾炎;③局灶增生性肾炎;④膜性肾病;⑤局灶或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由于病变逐渐发展,最终导致肾组织严重毁坏,形成终末期固缩肾。
  
  肾炎是否遗传肾炎会不会遗传要看何种肾炎。有些肾炎是有遗传性的,尤其是遗传性肾炎,它能由父母亲遗传给子女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够遗传给后代。
  关于这种遗传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目前也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种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家庭史,往往在一家几代的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发生血尿,血尿是遗传性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以青年男性多见。
  遗传性肾炎这种病起病时症状一般不明显,小儿时常仅尿检查有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常常在剧烈运动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一般蛋白尿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个别病例可有重度蛋白尿。很少发生血压增高,往往到了晚期血压才有轻度升高。病情多持续缓慢地进展,男性病情多严重,常在壮年时即死于慢性肾衰,女性病情较轻,可有正常寿命。
  

慢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缓慢进展的肾小球病)可由多种病导致肾小球受损并经过数年后发生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病因还不清楚。大约50%的慢性肾炎综合征病人没有症状史,但是有患基础的肾小球病的证据。
  症状和诊断 
  因为该综合征可多年无症状,多数人未做过检查。疾病逐渐发展,医生也不能确切说出疾病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对病人做常规医学检查期间可以发现该病,而这个人除存在有蛋白尿和尿中有红细胞外,没有任何症状,感觉良好,肾脏功能正常。在另一部分病例,病人可能有肾衰竭,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瘙痒和疲劳。发生水肿。常见高血压存在。
  因为多数肾脏疾病的症状相同,所以肾脏活检在疾病早期鉴别这类疾病是最可靠的方法。疾病的晚期阶段肾脏已缩小并有瘢痕,这时要得到有关病因特殊变化资料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很少做活检。
  预后和治疗 
  尽管已经尝试了很多治疗方式,仍无法阻止该病的发展。使用药物降低高血压或限制钠盐的摄入对疾病有帮助。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对减少肾脏恶化的比例有一定益处。肾衰竭必须采用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它也可由各种疾病、药物或其他损害肾脏的情况所引起。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对肾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害所引起,能导致突然的肾衰竭。
  引起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药物,病人对药物发生变态反应或药物的毒性直接损害(毒性反应)。两性霉素B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引起毒性反应。而青霉素、磺胺、利尿剂和非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均可引起变态反应。
  其他原因包括肾脏的细菌感染(肾盂肾炎),白血病淋巴瘤这样的恶性肿瘤以及遗传性疾病。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症状显著不同。一些病人发生尿路感染症状:发热、尿痛、脓性尿和腰痛。另一些人则几乎没有症状发生,但实验室检查可查出肾衰竭征象。尿蛋白可能正常或较低。
  尿液检查基本正常,仅伴有少量蛋白和脓细胞。但是其异常情况有时又是惊人的,尿蛋白可以高到足以表明是肾病综合征,显微镜下或肉眼均可见血尿,嗜酸性细胞尿。一般正常情况下,很难在尿中发现嗜酸性细胞,一旦发现,可以确定该病人有因变态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当变态反应为病因时,肾脏常因变态反应炎症引起体积肿大。从揭示变态反应到发展成肾脏异常的间期从5天到5周。变态反应的其他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加。
  肾活检是这种病唯一明确诊断的方法。
  急性肾衰竭必须进行治疗。尽管肾脏留下了瘢痕,但当停止使用有害药物时,肾脏功能常能恢复。而在某些情况,损害是不可逆的。皮质治疗可使由变态反应引起疾病的肾脏功能加快恢复。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这种疾病中肾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较肾小球和肾血管更为重要。
  所有慢性肾衰竭病人中,大约1/3与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有关。约20%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病例都因长期服用药物和毒物造成。其余的可伴随许多疾病。
  在所有类型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某些症状是相同的,因体液潴留引起的浮肿或水肿一般不常见。尿液中几乎无蛋白,血尿也不常见。该病的早期,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血尿,常常同时存在肾小球疾病。假如肾小管功能异常,其症状类似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某些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有肾结石形成。
  原发性iga肾病(炎)是免疫病理的诊断名称,它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

相关文章
  • 1
  • 2
  • 下一页>>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