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生活 >> 饮食 >> 红豆


  

红豆


  拼音:hóng dòu
  英文:1.adzuki beans; small red beans
  2.a love pea; a love token

一、植物红豆


  【辞海中的相关词条】
  1. 红豆: 红豆树、海红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
  2. 红豆树: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3. 海红豆: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豆科。落叶乔木。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种子用为装饰品。
  3. 相思子:亦称“红豆”。豆科。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可为小饰品。分布于亚洲热带;中国南部亦产。供观赏。种子有毒,用为呕吐、杀虫药。叶能利尿、治气管炎;根清暑解表,做凉茶配料。
  4. 相思树:木名。①有些具有红色种子的树种。如“红豆树、海红豆”等。②《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刘逵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斜(邪)斫之则文可做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③古代传说,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何氏美,康王夺之。韩凭自杀。何氏也投台而死,遗书愿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两冢相望。宿昔之间,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错,又有雌雄鸳鸯栖宿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宋人哀之,因称其木为相思树。见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几种红豆的分类鉴别】
  红豆在植物学上是一个大类,至少涉及三种植物,为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兹略述如下:
  1. 藤本相思子,不是王维诗中的红豆(种子半红半黑)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豆科。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分布于亚洲热带;中国南部亦产。种子学名鸡母珠,有剧毒,常用为中药材。
  2. 常绿乔木红豆树,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红豆树(Ormosia hosiei):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3. 落叶乔木海红豆,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豆科。落叶乔木。花小,白色或淡黄色,成狭窄的总状花序。荚果成熟时弯曲旋卷。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种子用为装饰品。
  4.赤豆,又名红豆,是蔬食红豆,与爱情和相思无关(种子赤红)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又名“赤小豆”、“小豆”。豆科。一年生草本。花黄或淡灰色。荚果无毛,种子椭圆或长椭圆形,一般为赤色。原产于亚洲;中国栽培较广。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可作粮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药用。
  5.台湾相思树,不长相思豆(种子深褐色)
  
  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豆科。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4~10月开花,头状花序,花金黄色。荚果带状,扁平。种子深褐色,有光泽。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中部以南和广东、海南的丘陵、平原酸性土地。木材坚实、细致、耐久,供建筑及制农具用。树批可提栲胶。又为华南地区的行道树、观赏树。
  6. 红豆杉,非属豆科,与红豆毫不相干(种子全红)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小枝至秋季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种子扁卵形,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背,围有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以及四川、云南。木材可作建筑、舟车、家具、器具等用材;种子榨油。
  【赤小豆(红豆)的基本信息】
  俗名 红豆、赤豆、红饭豆、米赤豆。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宜食 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食性本草》:“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本草纲目》:“通乳汁,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
  忌食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云:“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重也。” 《随息居饮食谱》:“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按语 赤小豆的营养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质、脂肪外,并含有维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铝、等微量元素。另据元代贾铭《饮食须知》中介绍,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饮不醉。
  *警告* 赤小豆与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见上图),均有“红豆”之别名。 相思子产于广东,外形特征是半粒红半粒黑,过去曾有误把相思子当作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万不可混淆。
  
  别名 红豆、野赤豆。
  来源 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两片肥厚,乳白色。
  化学成分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三萜皂甙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附注 同属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种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
  (《本经》)
  【异名】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
  ①赤小豆,又名:猪肝赤(《本经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读》),米赤豆、茅柴赤、米赤。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米,密被倒毛。3出复叶,叶柄长8~16厘米;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疏毛,纸质,脉3出,具柄。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毫米,具毛;花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两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枚,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
  ②赤豆,又名:红饭豆(《增订伪药条辨》)。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厘米。茎上有硬毛。3出复叶;托叶线形,被白色长柔毛;小叶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极浅3裂,两面被疏长毛。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端;蝶形花,形与上种相同;荚果扁圆筒状,于种子间收缩,无毛;种子6~10粒,暗红色,矩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种脐不凹。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以上两种植物的叶(赤小豆叶)、花(赤小豆花)及发芽的种子(赤小豆芽)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
  ①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②赤豆:又名饭赤豆。干燥种子,呈矩圆形,两端圆钝或平截,长5~8毫米,直径约4~6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侧缘上端,白色,不显著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状与亦小豆相似。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化学成分】
  每百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性味】
  甘酸,平。
  ①《养生要集》:"味苦,温。"
  ②《别录》:"甘酸,平,无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用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宜忌】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选方】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④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⑤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⑥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连轺赤小豆汤)
  ⑦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圣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⑨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⑿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⒁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肘后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产书方》)
  ⒄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⒅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一般一次即能消肿。治疗7例,均获效果。
  ②治疗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剂。连续服用,以愈为止。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红豆(赤豆)的药用功能】
  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等症。
  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红豆的营养成分与绿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过了绿豆。因此,多食红豆对身体大有裨益。
  利用红豆减肥的具体步骤:
   1.买来红豆,也叫小豆,赤豆,赤小豆,不同地方的叫法不一样的
  2.泡红豆,24小时
  3.煮红豆,最好沙锅,但是我用的是高压锅,比较快,煮熟最好成豆沙,沙锅是2个半小时,高压锅10分钟,然后就可以吃了。
  香港也出了一种红豆减肥法,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材料:
  红豆200克、陈皮5克、盐少许
  具体做法:
  先把红豆浸泡半个小时, 加入煮滚的500cc清水中, 煮30分钟左右,要把红豆煮熟就对了, 然后熄火。 用热水把陈皮浸软, 待红豆煮熟熄火后, 就把陈皮放入红豆汤中, 上盖闷十分钟, 之后加上一点盐就可以了。每日餐后饮用, 至少吃两个星期。
  红豆减肥法适合各种年龄段减肥,并且适合男女减肥,是一种绝对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方法,赶快试一下吧。
  【红豆树介绍】
  名 称:红豆树
  拉丁学名:Ormosia hosiei,
  科属分类:豆科蝶形花亚科红豆(树)属植物,
  别 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
  性状描述:
  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多为2对,互生或对生,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侧脉8~10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厘米,下垂;花疏,有香气;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荚果近圆形,扁平,先端有短喙,果瓣近革质,褐色,有种子1~2粒。种子近圆形或椭圆形,长1.5~1.8厘米,宽1.2~1.5厘米,厚约5毫米,种皮鲜红光亮。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产地:
  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多生于河旁、山坡、山谷林内地带。
  用途:
  红豆树是红豆(树)属中分布于纬度最北地区的种类,较为耐寒。木材坚硬细致,纹理美丽,有光泽,心材耐腐朽,为优良的木雕工艺及高级家具、特种装饰、镶嵌等名贵用材。根与种子入药。树姿优雅,树冠浓阴覆地,可作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种子鲜红亮丽,收藏多年色彩如初,常用来赠送亲友,以寄怀念之情,自古以来都把红豆作为情爱相思的象征之物。现大树极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先育种植法
  红豆杉资源的保存和种苗的快速繁育,是解决紫杉醇用材林建设的基础,大面积营造红豆杉人工林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关僵.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住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僵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二、植物红豆相关

  相关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少有才名,现存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时的即兴之作。他能诗会画,精通音乐,书法亦为大家。
  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
  王维一首关于红豆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脍炙人口。
  【红豆文献记载】
  1.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三国魏•曹丕《列异传》)
  2.战国宋国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
  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
  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
  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晋•干宝《搜神记》)
  3.战国时,卫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
  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梁•任昉《述异记》)
  4.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晋•左太冲《吴都赋》)
  5.相思,大树也,其材理坚强,邪斫之则有文,亦可作器。其实赤如珊瑚,
  历年不变。东冶有之。(东汉•刘熙)
  6.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
  名之。(北宋•李颀《古今诗话》)
  7.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
  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
  皂荚花无殊。其子若扁豆,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
  瑚”,是也。(唐•李匡乂《资暇集》)
  8.红豆本名相思子,其叶如槐,荚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实,微扁
  。其可以饲鹦鹉者,乃蔬属藤蔓子,细如绿豆,而朱裳黑啄,结实甚繁,
  乃篱落间物,无足贵也。其木本者,树大数围。结子肥硕可玩。(清•屈
  大均《广东新语》)
  9.按古今诗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没于边,其妻思之,哭于
  树下而卒,因以名之。此与韩冯冢上相思树不同,彼乃连梓木也。或云即
  海红豆之类,未审确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0.海红豆树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云:结荚枝间,其子累累珠缀。若
  大红豆而扁,皮红肉白以得名,蜀人用为果饤。(《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树高三四丈,有荚如皂荚而细,每枝四五荚,如攒一处,长一寸
  而大仅如指。子三四粒缀荚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
  不落。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
  许。(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
  【红豆的传说】
  顾山,位于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四县(市)交界处,属江阴,它是在南宋时就形成的古镇。顾山高50余米,状如蹲猫回顾,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处,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秋子熟,10月采摘。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阴府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相关文章
  • 1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