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疾病 >> 妇科 >> 乳腺炎


乳腺炎的病因


  1. 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①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内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 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
  2.细菌的侵入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另外婴儿经常含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 出现较明显的硬结 , 触痛更加, 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 有触痛 , 化验血白细胞计到 升高 , 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脓肿形成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 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 , 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 , 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 不易发现。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 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 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 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版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乳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初产妇哺乳期, 起病急, 早期内出现一局限性红、肿、热、痛肿块, 伴畏寒 , 发热等全身中毒症 状。当急性炎症未能及时控制, 数天后迅速发展形成脓肿, 局部 穿刺抽到服液即可确诊。急性乳腺炎应注意与炎性乳癌鉴别: ①急性乳腺炎初起多发生在乳腺某一区段, 而炎性乳癌细胞广泛浸润皮肤网状淋巴管, 所以病变累及大部分, 且皮肤呈桔皮样外观;②炎性乳腺癌 内可触及巨大肿块, 皮肤红肿范围甚广, 但局部压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均较轻 , 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确定诊断。

乳腺炎的治疗


  炎症初期婴儿可以继续哺乳, 但喂奶前后应清洁、婴儿的口腔及周围,这样可起到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积的作用。应用吸乳器排空乳汁,用中药外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或配合理疗。
  补充:
  急性乳腺炎有什么症状?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细菌可自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也会使病程迁延,甚至可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侧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然后,局部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常可在 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成脓时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深部脓肿,可出现全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需经穿刺方可明确诊断。有时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可穿破皮肤,或穿入乳管,使脓液从溢出。破溃出脓后,脓液引流通畅,可肿消痛减而愈。若治疗不善,失时失当,脓肿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形成后脓肿;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详情请浏览网站)
  常见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这种单纯性的乳腺炎通过几次按摩就可以避免打吊针的痛苦了。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 出现较明显的硬结 , 触痛更加, 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 有触痛 , 化验血白细胞计到 升高 , 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打消炎针,等炎症消后再做疏通,因为输液只能起到消炎的作用并不能疏通乳腺,为了避免乳腺炎的再次发生建议各位妈妈首先让乳腺得到通畅。

急性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概述
  急性炎是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常在产后3~4周。
  病因
  急性炎的发生原因,除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外,尚有以下两大诱因。
  (一)乳汁淤积:此为发病的重要原因。乳汁淤积的原因有: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二)细菌侵入:破裂,乳晕周围皮肤糜烂,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症状
  初期患者肿胀疼痛;患处出现压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继续发展,则上述症状加重,此时,疼痛呈搏动性,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患侧腋窝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及核左移。炎症肿块常在数日内软化形成脓肿,表浅的脓肿可触及波动,深部的脓肿需穿刺才能确定。脓肿可以是单房性的,也可因未及时引流而扩展为多房性的;或自外穿破皮肤,或脓肿破溃入乳管形成溢脓;同一也可同时存在数个病灶而形成多个脓肿。深部脓肿除缓慢向外破溃外,也可向深部穿至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后脓肿。严重急性炎可导致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败血症。
  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一般升高。初期B超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脓腔形成。
  治疗
  一、急性炎在未形成脓肿期的治疗:
  (一)患侧暂停哺乳,以免影响婴儿健康;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如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等),去除乳汁淤积因素。
  (二)局部理疗、热敷,有利于炎症早期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
  (三)局部封闭:可促使早期炎症消散。
  (四)全身抗感染:应用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五)中医药治疗:以舒肝清热、化滞通乳为主。
  二、急性炎脓肿形成期:
  治疗要则是及时切开引流,排出积脓。关键在于防治乳汁淤积,同时避免损伤,并保持局部清洁。妊娠后期(尤其是初产妇)应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两侧;如内陷,一般可藉经常挤捏、提拉矫正之(个别需手术矫正)。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而睡等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借吸乳器或按摩帮助排空乳汁。哺乳后应清洗。发现有破损或破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并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
  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其它类型乳腺炎,其中浆细胞性乳腺炎容易被许多医生误诊误治,下面重点补充介绍一下:
  【概念】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导管扩张症,中医叫粉刺性乳痈,俗称导管炎,简称浆乳。
  浆乳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所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
  浆乳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把他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
  【发病原因】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与发育不良有关,像内翻、分裂等,内翻的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常有粉刺样东西,有时还会有异味。畸形也必然造成导管的扭曲、变形。导管就很容易堵塞,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浸蚀管壁造成外溢,引起化学性炎症,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形成小的炎性包块。
  【临床特点】
  1、 与妊娠哺乳无关,即不是在哺乳期发病。
  2、 多数病人伴有的各种畸形或导管扩张。
  3、 年轻妇女多,未婚的也不少
  4、 反复发作,长久不愈的乳晕旁瘘管或慢性炎性肿块。有一例病史长达13年。
  5、 本病并不少见,约占乳腺病人的10%,
  1、 发生于非哺乳期, 年轻甚至未婚妇女。我们还治过一例男性,所以与哺乳无关。
  2、 多数伴有发育不良或畸形,像内翻、分裂、扁平等等。
  3、初起为乳晕旁的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这是乳腺大导管阻塞,导管内油脂性的物质积聚和外溢,导致导管周围的化学性炎症,大量的浆细胞浸润,所以就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免疫性反应。此时的炎症并非细菌感染。一般不发烧,可以自行消退吸收,但反复发作。
  局部的红肿如果破溃,或切开,继发细菌感染,形成瘘管,很难愈合。因为瘘管的内口在下的输乳管或大导管内,此处已化生为鳞状上皮,就像肛瘘的内口一样,不切除这个病灶的核心,也就是瘘管的内口,就不会彻底治愈。
  4、毁形严重:多次的切开、破溃,斑痕累累,扭曲,变形。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毁形更加严重。
  5、容易误诊、误治:
  急性期如果缺乏专业知识会误诊为一般的小脓肿,以为切开换几次药就能好;多发瘘管,脓水不断,可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癌做了根治术。如果初起的病灶离较远,或位置深在,这种慢性炎症的肿块,会引起皮肤粘连,与乳腺癌不易鉴别。有人因为病变长期不愈,要求把整个切除(单纯切除术)。这样实在可惜。
  【类型】
  浆乳临床分为两个类型:
  瘘管型:
  即慢性复发性乳晕旁脓肿或瘘管,又叫“导管炎”。多见于未婚少女或年轻妇女, 90%伴有发育畸形,例如分裂、内翻或内陷、或过小或扁平。因为发育不良,内翻必然造成导管扭曲变形,内容物排出不畅。内翻使自然脱落的表皮细胞积聚、潮湿而糜烂,引发输乳管出口的堵塞,大导管内脂肪类物质积聚、变性,刺激导管壁引发导管周围的炎性反应。因为类脂性物质是自体产生的,诱发的炎症属于变态反应,细胞免疫反应。而不是像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那样由细菌感染引发的化脓性炎症。故炎性反应缓慢,初起症状轻微,不发烧,疼痛不剧烈。一直到乳晕旁的某一部分出现红肿或一个小脓包才去就医。
  不幸的是一般非乳腺专业的医生不认识这个病,以为像体表其他部位的小脓肿一样切开引流就好了。切开或自行破溃就是瘘管的外口,其实瘘管早已形成,瘘管的内口就在下的输乳管或接近输乳管的大导管,大导管原来的柱状上皮细胞化生成鳞状上皮(与输乳管及皮肤一样了),形成炎性坏死病灶。如果不切除内口处的病灶和整个瘘管,外口是不会愈合的,切开引流只能解决脓肿问题,是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的。
  肿块型:
  即慢性炎症包块,可有多溃。多见于中年妇女,多伴有内翻或分裂,但也有正常者。发病可能与导管扩张有关。肿块距较远,与皮肤粘连,很像乳癌。肿块呈慢性炎性改变,质地韧,边界不清,轻微压痛,可以突然增大,或有时大,有时小。红肿破溃,形成多处复杂的瘘管或窦道,破溃口总与后的病灶相连,所以局部切开清疮不可能愈合。
  这种肿块型的浆乳在诊断上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与乳癌相鉴别,曾有误行乳癌根治术的报道。必要时可穿刺做细胞学检查。如果确诊为浆乳,炎性包块较大,用中药治疗,使肿块变小。一般需服药一个月以上,争取最佳的手术时机,彻底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保留乳腺正常组织,保持外形,并做内翻整形术,
  总之,浆乳很常见,人们不认识,医生误治、误诊率很高。根据我们的160多例的治疗经验,可以总结如下几条:
  1、 只要认识浆乳,诊断并不困难。
  2、 采用中医治疗创造手术条件,抓住最佳手术时机切除病灶。
  3、 虽然住院时间长,但浆乳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永不复发。
  4、 手术需要一定经验,既要切除病变,又要保证和的外形。
  【治疗方法】
  1、 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
  2、慢性期用温热药——阳和汤加减。
  3、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最重要。
  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可有些人认为病好了还做什么手术?等到再次红肿、破溃,如此耽误了很长时间。
  如果伤口不能愈合,待急性炎症消退,伤口最浅表时手术,这时手术后就有感染的可能。
  4、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翻转乳晕,彻底清除病灶,清洁所有创面。
  5、 手术的技术关键是保持外形的完美,必需做内翻的整形术。
  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什么会误诊误治?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多在乳晕附近,局部红肿,疼痛。一般不发烧。过几天可以自行消退,当劳累、感冒等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作,但一次比一次重,肿块逐渐变大,红肿,一般医生认为是小脓肿,或用抗菌素打针、输液,最后切开引流,这样就形成了瘘管,难以愈合。有时红肿自行破溃,同样长久不愈。
  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的浆乳,是导管扩张,导管壁退行性改变所致。
  病灶还可多处发生,形成多个瘘管,甚至彼此相通,千疮百孔。就很像乳腺结核。
  肿块如果离较远,与皮肤发生粘连,就很像乳癌。
  所以应当了解浆乳,不延误诊断,争取一次性治愈。

急性乳腺炎的自我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初产妇,由于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浮汁壅积而致。本病起病急,初起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继之局部硬结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如不积极治疗,常转化或脓肿。做好自我护理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1、早期按摩和吸乳是关健。患者可用手指顺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畅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
  2、中药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息侧局部,可减轻疼痛
  3、哺乳期要保持清洁,常用温水清洗,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
  4、不宜让婴儿含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托起。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6、情志不畅亦与本病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

防治乳腺炎的自我按摩法:


  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方向推抚50~100次。
  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揪动数次,以扩张部的输乳管。
  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肿结处,沿乳根向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乳腺炎的预防

  ①避免乳汁淤积。
  ②防止损伤,有损伤时要及时治疗。
  ③不要给孩子养成含睡觉的习惯。
  乳腺炎的治疗
  乳腺炎的治疗有红、肿、热、痛但尚未形成脓肿时,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①促进乳汁排空:当感到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净,必要时可用抽吸的方法排空。当炎症加重,皮肤水肿,硬而发烫,呈紫蓝色,水肿。腋窝处有肿痛的硬结,以致手臂不能靠到躯干,这是副乳腺泌乳过度所致。应用手法挤奶,每天7~8次,每次尽量将乳汁排空,可用油木梳背部向方向轻轻按摩以疏通乳腺,必要时可请外科医生帮助推拿,这是治疗早期乳腺炎,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
  ②局部理疗和热敷:可用周林频谱仪理疗或用热毛巾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对早期炎症有效。
  ③应用抗生素:在上述方法无效时,应及时加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均可。
  ④中药治疗:中医民间有许多外用药方,治疗乳腺炎有显效。也可将仙人掌捣碎后,敷在炎块处,外面敷上干净的纱布,每天换1~2次,2~3天可见效。
  乳腺局部化脓时的治疗方法
  ①让孩子只吃健康一侧的母乳。
  ②必需到外科治疗,将局部的脓肿切开引流,坚持换药,以促尽快愈合。
  ③配合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④结合中医药治疗。

相关文章
  • 1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