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疾病 >> 神经内科 >> 中风


  

概念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中风的分型


  中风人致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
  (1)缺血性中风:缺血的原因,可以是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滞了血供;也可以是血液内有拴子,在流动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塞住,造成局部缺血。前者我们称它为脑血栓形成,后者称为脑栓塞,两者都造成缺血性脑梗塞。
  (2)出血性中风: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称为脑出血。脑浅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另有两种情况:①中风引起的脑局灶性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短,最多不超过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通常认为与缺血有关。②无脑部病征的中风,往往在颅脑部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脑部有中风灶,这种中风被称为“静卒中”。
  --------------------------------------------------------------------------------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窍”指脑窍、清窍;“闭”指闭阻、闭塞;“神”指脑神;“匿”为藏而不现;“导”指主导,引申为支配;“气”指脑神所主的功能活动,如语言、肢体运动、吞咽功能等。
  --------------------------------------------------------------------------------
  辨证
  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
  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为肝阳暴亢;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风痰阻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为痰热腑实;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腻,脉细涩,为气虚血瘀;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风动。
  2.中脏腑
  主症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兼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为闭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腹凉,脉散或微,为脱证。
  --------------------------------------------------------------------------------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①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详见各该条。
  ②仅指手三阴三阳经中的井穴,左右共十二。常用于热病急救。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2—3 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
  按语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针灸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40,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致病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8.其他。
  9.原因未明。
  三、硬膜外出血。
  四、硬膜下出血。
  脑梗塞(颈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一、脑血栓形成。
  1.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各类动脉炎引起。
  3.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
  4.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
  5.药物。
  6.其他原因。
  二、脑梗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三、腔隙性梗塞。
  四、血管性痴呆。
  五、其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脑供血不足。
  高血压脑病。
  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细菌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
  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六、毛细血管瘤病。
  七、脑一面血管瘤病。
  八、颅内一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九、其他。
  脑动脉炎。
  一、感染性动脉炎。
  二、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
  三、弥散性红斑狼疮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五、颞动脉炎。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七、钩端螺旋体动脉炎。
  八、其他。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三、直窦血栓形成。
  四、横窦血栓形成。
  五、其他。
  脑动脉硬化症。
  编辑临床表现
  原发性脑出血的症状:
  通常突然起病,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发展达高峰,有些经24-48小时缓慢进行。出血严重的病人发生头痛、呕吐后,短时间内进入昏迷。较轻的病人可能在头痛、头昏后,先发生肢体的无力,逐渐产生意识障碍。出血量少的病人可以始终意识清醒。头痛见于50%的病人,发生呕吐的占极大多数。癫痫发作不到10%。
  脑血栓的症状体征:
  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编辑诊断方法
  脑脊液检查。
  头颅CT检查。
  脑血管造影。
  脑部B超检查。
  脑电图。
  编辑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故应加强防治。具体疾病有具体的治疗。
  急性期: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①安静卧床。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③头部降温。
  (2)调整血压。
  (3)降低颅内压。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5)防治并发症。
  2. 手术治疗。
  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
  治疗
  体针(之一:脑出血)
  (一)取穴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配穴:合谷、足三里、太冲、委中、极泉、风池、翳风。
  (二)治法
  本法用于脑出血后1~4周之病情相对稳定的阶段。
  先刺双内关,直刺1~1.5寸,施提插结合捻转泻法,运针1分钟,复刺水沟,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震颤)法泻之,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刺三阴交,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1~1.5寸,提插补法,至病人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直刺进针1~1.5寸,提插泻法,至上肢连续抽动3次为度,尺泽同极泉。委中仰卧抬腿取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针风池,针尖向结喉,进针1.0~2.0寸。采用快速捻转手法,运针半分钟。针刺翳风,同风池。针合谷,针尖斜向三间,第二掌骨下缘部位,采用提插泻法。每日针2次。
  脑出血的操作手法,一般要求轻捷熟练,用弱刺激;症情稳定,情况较好的病人可酌用中强刺激或强刺激。除极少数穴位外,均不留针。在治疗过程中,要随时测量血压,如血压明显升高者,操作需谨慎,必要时暂停针刺。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思维正常,语言清楚,肢体功能基本恢复;2、显效:思维正常,语言、上肢及下肢有一项恢复不完全;3、好转:病情有进步,意识、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有一定的恢复。
  治疗54例,据此标准,痊愈28例(51.8%),显效15例(27.8%),好转11例(20.4%)9。
  体针(之二:脑出血)
  (一)取穴
  主穴:风府、哑门。
  配穴:意识障碍加脑清、百会、人中;血压高加曲池、太冲;大小便障碍加秩边、阴陵泉;上肢瘫加肩 、肩 、尺泽、外关、二间;下肢瘫加环跳、风市、阳陵泉、三阴交。
  脑清穴位置:胫骨外缘,解溪穴上2寸处。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酌加配穴。从急症入院起,每次选1主穴,两穴交替,以得气为度(昏迷患者,进针深度以不起过颈围的12~14%为宜)。配穴每次取6~10个,一般用针刺之法,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如为闭证,可用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如为脱证,可艾卷雀啄灸足三里、气海。待症情稳定,用G6805电针仪通电10~2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46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死亡8例,有效率为83.6%14。
  体针(之三:脑梗塞)
  (一)取穴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假性球麻痹加风池、翳风。
  (二)治法
  先取主穴,根据病情轻重和突出和症状表现,加取配穴。操作手法与脑出血稳定阶段所用针法一致。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被称为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塞及后遗症期患者617例,按上述脑出血稳定阶段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率为59.3%,总有效率达99.4%,其中,发病1~10天的399例,临床痊愈253例(63.41%),总有效率达99.3%。通过针刺前后电生理测定,证明本法有镇静、降压、解痉、苏醒的作用10。
  体针(之四)
  (一)取穴
  主穴:百会、肩{4}、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绝骨、涌泉。
  配穴:足三里、太冲、丰隆。
  (二)治法
  每次取4~5个主穴,酌配1~2配穴。深刺后采取提插加捻转的平补平泻之法,运针2分钟,留针30分钟,间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以此法治疗69例急性脑梗塞病人,有效率为92.31~93.3%6,7。
  头针(脑梗塞)
  (一)取穴
  主穴: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二)治法
  每次选用2~3区,均针瘫痪肢体之对侧穴区(足运感区可双侧同用)。在所选定的刺激区域,分开病人头发,常规消毒后,采用28号2.5~3寸长毫针沿头皮斜刺,依一定方向刺至该区应有的长度。以每分钟240~260次频率持续捻针3~5分钟,比较好能使患侧肢体出现麻热感、抽胀感或出汗,留针15~20分钟,中间再捻针一次。
  (三)疗效评价
  应用此法治病急性脑梗塞病人1400例,有效率在94.7%~98•5%。头针和体针之间,疗效有无差异?有人认为无差异,亦有人提出体针效果优于头针,但多数人主张:二者结合,疗效更佳11~13。
  眼针(脑梗塞)
  (一)取穴
  主穴:上焦、下焦。
  (二)治法
  主穴均取,以患侧为主,可根据情况配合健侧。先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的范围内,轻轻按压穴区,以出现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及有舒适感处作为刺激点。针刺时,以左手指压眼球,使眼眶皮肤绷紧,右手持32号5分毫针,轻轻刺入,在经区界限内沿皮直刺或横刺,不用手法。根据症情,顺着眼针经穴分布顺序进针为补,反之为泻,留针5~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只限于神志清楚,肌肉、肢体均未变形,肌力在0~3度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治453例,总有效率在97%左右(痊愈率23.1%)15,16。
  拔罐
  (一)取穴
  主穴:胸椎2~8夹脊穴,腰椎1~5夹脊穴。
  (二)治法令患者取卧位或正坐位,选取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迅速将针刺入皮下,然后针头斜向椎体缓慢深刺,当有麻胀感觉时立即停止进针,并将针退出。然后以闪火法在针刺部位上拔罐,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104例,结果基本痊愈(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生活自理,并能做轻微劳动)59例,显效(肢体功能恢复,可扶杖行走,生活可自理)19例,有效(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尚不能生活自理)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1%17。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气海、命门。
  (二)治法
  敷药制备:黄芪60g、威灵仙60g、鹿角霜60g、赤芍20g、川芎30g。上药混匀制成酒精浸膏。再取肉桂9g、丁香9g,提取其挥发油加入浸膏中,脱去酒精,制成乳剂,置于冰箱中备用。
  使用时,将乳剂均匀涂在两块小方纱布上(涂药面积4cm×4cm),分别置于2个主穴上,然后在纱布上用坎离砂腰带固定加温。每日1~2次,每次1小时,二周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本法主要用于中风后智力障碍者。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计算力、定向力、记忆力基本达到5级;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三力”中有二项以上提高1级以上,或其中一项提高2级以上;有效: 自觉症状好转,“三力”中有1项提高1级者:无效:均无好转。
  共治65例,痊愈5例,显效20例, 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18。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明德。危重之中风证治愈之报告。针灸杂志 1951;1(4):23。
  2王文锦。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昏迷34例临床初步观察。中医杂志 1959;(10):51。
  3黄羡明,等。40例中风辨证论治的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1):13。
  4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18~319。
  5李惠芳,等。头针及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偏瘫318例疗效分析(附一例报告)。北京医学 1980,(4):256。
  6蒋树达,等。针刺治疗急性中风病人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中国针灸 1983;3(6):1。
  7邱茂良,等。针刺对中风患者脑血流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治疗后的变化观察。中国针灸 1984;4(2):1。
  8罗勇,等。针剌对缺血性脑梗塞大鼠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影晌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6):28。
  9石学敏,等。针刺治疗脑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中国针灸 1984;4(5):11。
  10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塞617例的临床观察。云南中医杂志 1982;(2):28。
  11孟庆良。头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13例。中国针灸 1989:9(6):36。
  12王燕思。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59例。中国针灸 1982;2(3):48。
  13武承迅。头针治疗偏瘫1228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9;19(4):3。
  14李定明,等。以风府哑门为主针刺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7;7(3):1。
  15彭静山,等。眼针治疗中风242例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 1983;(11):30。
  16彭静山,等。眼针对偏瘫预后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 1984;(9):42。
  17赵国志。针刺加火罐治疗偏瘫104例。中国针灸 1989;9(2):12。
  18江东向,等。中药穴位贴敷加温治疗脑血管病后智力障碍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 1997;17(9):532 。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它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口呙为主要表现。它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似“风”,故名中风。
  一、辨证
  一)中脏腑
  1、闭证:
  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两手紧握,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有力。
  2、脱证:
  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目合口张,鼻鼾息微,四肢软瘫,小便失禁,舌痿软,脉细弱。重者四肢逆冷,面红如妆,脉来浮大。
  二)中经络
  主要表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角呙斜任意,言语不清,伴见头痛,眩晕,肌肉抽掣,面目红赤,口渴咽干,烦躁,脉弦滑。
  三)治疗
  1、中脏腑
  闭证:百会、水沟、丰隆、太冲、涌泉、十二井穴。
  牙关紧闭者加下关、合谷、颊车;舌强语蹇加哑门、廉泉、通里。
  2、脱证:施以灸法于任脉俞穴以回阳救逆。
  处方:神阙(隔盐灸)、气海、关元。
  2、中经络
  主要选取阳经及督脉之穴以熄风、调通气血。先针健侧,继针患侧。
  处方:百会、通天、风府。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口呙:地仓、颊车。
  注:该症相当於现代医学之脑出血、脑栓塞、禽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预防调护
  中年以上,经常头晕痛,血压偏高,肢麻肉瞤者,此乃中风之先兆,应戒除烟酒,忌肥甘厚味,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血压高者应适当药物治疗。 对中脏腑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对肢体瘫痪者,应注意经常变换本位,注意局部保暖,按摩患肢,防止褥疮发生。 对恢复期患者,在综合治疗用时,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

中风饮食治疗原则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名脑卒中、中风,是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脑实质内,则为脑出血。由于脑血管狭窄、闭塞而致相应供给脑组织缺血、梗阻,症状持续不超过24h者,称为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症状重持续24h以上者,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表现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症状,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者,有对侧三瘫,即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症状,或同时有失语。发生在脑干、小脑者则有同侧脑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严重病例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或死亡。
  我国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冠心病,其中脑出血发生比例较高;而西方国家则相反,冠心病的发病率高。究其原因,除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外,饮食结构和营养因素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纠正营养失调和进行饮食营养治疗是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饮食营养影响
  1.营养失调与脑年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与其有关的饮食营养因素与脑卒中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脂肪摄入过多,占总热能40%的地区,脑缺血、脑梗死发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盐饮食地区,脑出血发病率高。实验研究证实血清胆固醇过高,易发生粥样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压同时有胆固醇过低,可使动脉壁变脆弱,红细胞脆性增加,易发生出血。营养失调,不仅仅是主要营养素数量之间的比例失调,一定程度上质量比数量的影响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胆固醇,但过多则促使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胆固醇,故认为两者的比值以1:2为宜,现推荐的最佳比例为P:M:S=1:1:1。蛋白质中优质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动物蛋白,如鱼类、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总蛋白的50%以下,则易发生高血压病、脑卒中。若饮食为高钠、低钙、低钾,也易发生高血压和脑卒中。
  2.影响脑卒中预后康复:因脑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障碍;脱水剂、激素等应用,可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轻症患者进食减少,重者禁食,饮食营养摄入明显低于需要量。因此,脑卒中病人在原有营养失调的基础上,可能因摄入减少而加重,导致更为严重的营养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热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维生素等,必然会影响脑卒中的预后和恢复。
  二、饮食营养治疗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1.重症病人的饮食治疗:重症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蔗糖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log,脂肪lOO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2.一般病人饮食治疗:热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给,体重超重者适当减少。蛋白质按L 5~2.0g/kg,其中动物蛋白质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质高的鱼类、家禽、瘦肉等,豆类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过总热能的30%,胆固醇应低于300mg/d。应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超重者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以下,胆固醇限制在200mg以内。碳水化物以谷类为主,总热能不低于55%,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在6g以内,如使用脱水剂,或是利尿剂可适当增加。为了保证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每天应供给新鲜蔬菜400g以上。进餐制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应清淡易消化。

中风并发症

  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梗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啊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
  (1);肺部感染:脑部病报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脑心综合征:发病后1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5)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6)中枢性呢逆: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相关文章
  • 1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