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传染。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溃疡或;二期梅毒的皮肤粘膜损害及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的心脏、神经、胃、眼、耳受累及树胶肿损害等,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危害极大。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
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开始在螺旋体侵入部位出现一红色小丘疹或硬结,以后表现为糜烂,形成浅在性溃疡,性质坚硬,不痛,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呈堤状隆起,周围绕有暗红色浸润,有特征软骨样硬度,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附有类纤维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挤捏,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大多单发,亦可见有2-3个者。以上为典型的。
女性多见于大、、尿道口、,尤多见于宫颈,易于漏诊。
有下列特点:①损伤常为单个;②软骨样硬度;③不痛;④损伤表面清洁。
出现一周后,附近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不痛,皮表不红肿,不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破溃,称为无痛性横痃(无痛性淋巴结炎)。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皮损处,用玻片刮取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见有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的梅毒螺旋体。
活体组织检查梅毒螺旋体,如用银染色法或荧光抗体染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呈黑褐色,有螺旋结构,位于真皮毛细血管周围。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异性与VDRL相似。
治疗方法
梅毒的青霉素治疗方案。
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
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肤、粘膜、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的潜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对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万单位,共15次,总剂量900万单位。或用苄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万单位,共三次,总量720万单位。
对孕妇梅毒患者的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疗可防止发生先天梅毒。
在梅毒流行区,对可能患梅毒的孕妇,应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产前三个月,至少各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
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疗:对已经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直至血清学检查转阴或维持阴性三个月以上为止。
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疗:两岁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疗方法可按的相应病期进行,其用量不超过的剂量。
其它抗生素:目前有许多青霉素以外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梅毒螺旋体。这些抗生素有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利君沙;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近几年又试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临床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期梅毒的主要特点为外出现的无痛性下疳。一般在不洁后10~90天,平均为21天发病。开始时在外出现一暗红色斑丘疹,继之丘疹表面糜烂,形成表浅的溃疡。这种溃疡一般直径在1~2厘米之间,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整齐,边缘凸起,质硬,因此称,又叫初疮。
溃疡的基底部清洁无脓液,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的无痛性肿大。初疮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最早的皮肤损害,它发生的部位就是梅毒螺旋体侵入的部位。
梅毒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5)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治疗。
(6)督促病人彻底治疗,定期随访。
(7)早期梅毒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至少1-4个月。
(8)梅毒患者用过的物品要用消毒药消毒,特别是马桶、内衣裤、毛巾。
(9)有染上梅毒的可能性,如出现有临床表现,或从未有过任何症状,以及患有其它性病者,都应尽早去医疗条件好的正规皮肤病门疹抽血化验RPR、TPHA。RPR阳性结果的滴度还可用于监测疗效。
- 1